标准编号: | 978-7-5387-2388-5 |
主要著者: | (印)马鸣造著,(梁)真谛译,(印)世亲造著,(唐)玄奘译,(唐)玄奘译 |
出版信息: | |
载体形态: | 111页 ; 23cm |
价格描述: | CNY12.50 |
主题词: | 佛经 |
相关资源: | |
内容摘要
订购年份 | 验收类型 | 验收期数 | 验收数量 | 验收日期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未找到数据 |
《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1辑39:缘起经?唯识三十论颂?大乘起信论?肇论(注音版)》一卷,唐玄奘译。玄奘,唐代名僧,大翻译家、旅行家。俗姓陈,名棒,洛州缑氏(今河南偃师)人。唐贞观三年(629)西行求法,贞观十九年(645)回国,翻译出大批经、论。
《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1辑39:缘起经?唯识三十论颂?大乘起信论?肇论(注音版)》主要讲十二缘起(又名十二有支),即无明缘行,行缘识,识缘名色,名色缘六入,六八缘触,触缘受,受缘爱,爱缘取,取缘有,有缘生,生缘老死。此十二缘起,是佛家三世因幕的理论基础,贯穿于过去、现在和末来的生死中。佛说《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1辑39:缘起经?唯识三十论颂?大乘起信论?肇论(注音版)》的目的,是让人们了解生死的因果关系。这部经文虽不长,但它是佛教最原始的基南教义之一。
《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1辑39:缘起经?唯识三十论颂?大乘起信论?肇论(注音版)》收入《玄奘全集》(金陵刻经处版)。常州天宁寺刻经处从《大藏经》中集二十六个小经刊为同本,《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第1辑39:缘起经?唯识三十论颂?大乘起信论?肇论(注音版)》是其中之一。此处采用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