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献条码 |
索书号 |
状态 |
所属分馆 |
所在馆 |
馆藏地点 |
架位号 |
单价 |
套价 |
入库日期 |
操作 |
QMSW001516 |
B222/1272 |
在架 |
南江县图书馆 |
南江县图书馆 |
乔木书屋分馆 |
|
CNY18.00 |
CNY18.00 |
2020-03-31 |
登录 |
订购年份 |
验收类型 |
验收期数 |
验收数量 |
验收日期 |
未找到数据 |
000 nam0
001 __ 0108251548
005 __ 20200331154857.0
010 __ ■a978-7-5317-2994-5■dCNY18.00
100 __ ■a20161020e20162013em y0chiy50 ea
101 0_ ■achi
102 __ ■aCN■b230000
105 __ ■ay z 000gy
106 __ ■ar
200 1_ ■a大学·中庸·论语■ADa Xue · Zhong Yong · Lun Yu■f(春秋)孔丘等撰
210 __ ■a哈尔滨■c北方文艺出版社■d2013■h2016重印
215 __ ■a199页■d24cm
300 __ ■a中国国学经典读本
330 __ ■a《大学·中庸·论语》包含三个篇目,是儒家重思想的重要典籍。《大学》原是《礼记》第四十二篇,内文的撰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。《中庸》为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著作,原为《礼记》之一篇。随着义理之学的兴起,中庸学在宋代获得空前发展,特别是经由程朱理学派的推崇尊奉,《中庸》单独成篇,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元明清各代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《论语》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,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,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、伦理思想、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。《中庸》《大学》《论语》和《孟子》并列称为“四书”
606 0_ ■a儒家
690 __ ■aB222■v5
701 _0 ■c(春秋)■a孔丘■AKong Qiu■4撰
801 _0 ■aCN■bBook■c20161020
999 __ ■bH_XS201911220171■c0D4C47C1-40E1-42C8-B655-83DABC21C87A